网站首页[登录],新用户?[免费注册]
最新共享 
主页 > 新闻
用工三大难题困扰出口企业
2011-12-7  字体  浏览量:

  用工成本上升快、招工难、员工流动性大,是沿海各地外向型企业反映最集中的三个问题

  “我说个数字你们可能都会被吓倒,我们车间的工人(每月工资)都有四五千,就是普通的工人。而2008年是2500元左右。”虽然工资成本大涨,但企业的产值、利润并没提高,这令广东中山富兴集团富兴科技照明董事总经理汪德泉有种“被推到悬崖边”的感觉。

  11月下旬,中国经济时报记者走访了外向型企业集中的几个沿海省市,各地企业普遍反映用工难成为困扰企业发展的最主要原因之一。其中,用工成本上升快、招工难、员工流动性大是三个反映最集中的问题。

  用工成本提升快,企业负担大增

  “劳动成本一年大约提高了10%—20%,这方面已经成为困扰企业盈利的主要因素。”江苏昆山联明机械有限公司总经理吕明屹11月23日对中国经济时报记者说。他反映的情况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企业利润越来越薄,而员工工资持续攀升,成为许多企业担忧的问题。

  苏州威林货架制造有限公司总经理孙旻11月24日对本报记者表示,人力成本今年比前年增加了一倍。销售价格虽然有提高,但赶不上成本提升幅度,利润率仍在下降,单位产品利润下降了20%左右,工资及社保等开支的增长是企业利润降低的主因。

  中国经济时报记者从大连市对外贸易经济合作局获悉,原材料、劳动力、五险一金等成本上升对中小外贸企业影响很大。该市两家大型企业集团——年产值近百亿的大化国际经贸公司和年出口额过亿美元的大连天宝绿色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均表示人力成本提升使企业发展面临较大压力。尤其后者属劳动密集型企业,近年来人工费翻番不止,负担明显加重。

  奔泰电子机电设备(青岛)有限公司属于美国纽约证交所上市的美国工业500强企业奔泰集团,其技术产品亚太区总载陈雨田对本报记者表示,人工成本和综合管理费用高企给企业带来压力。青岛恒裕地毯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戚务勃表示,工人工资支出增多,导致成本提高。青岛良木集团公司国际部经理马来征说:“与去年相比,今年员工工资上涨了约40%.”

  在本报记者调查的众多地区中,广东沿海的小微企业受用工问题影响最大。在小型制衣厂聚集地广州罗冲围,环宇制衣厂的老板告诉记者:“工人成本提高导致企业利润很低或几乎没有。做一条裤子,几乎一分钱都没赚。”尚轩制衣厂老板谭健文说:“工人待遇一年多提高了20%,以往利润在15%左右,目前不超过5%.”

  本报记者在广东中山、东莞、深圳等地采访获悉,用工成本一年提高10%-20%左右非常普遍,而企业绩效大都没有明显提高。据10月13日成文的《东莞市外经贸发展情况汇报》统计,今年以来该市“劳动力成本上升,占企业增加成本的14.9%”。据同期广东省外经委《广东省外经贸发展情况汇报》统计,“上半年我省从业人员劳动报酬同比增长19.8%;年初以来外贸企业的实际用工成本普遍上升15%-20%”。

  另据本报记者从厦门市商务局得到的数据,厦门与台湾比较,中高端劳动力成本没有太大差别;中层与台湾基本一样,月薪5000到6000元;普工月薪一般在2500到3000元,略低于台湾普工,但已经高于越南、印度。在福建厦门、漳州采访过程中,记者发现因用工成本快速增长难堪重负的企业遍布家具、果蔬食品、电子、出口贸易、投资公司、罐头加工等行业,既有普通民营企业,也有上市公司。

  招工难,技术工人尤缺

  无论是广州三希科技集团管理中心财务副总赵幸芳这样的大企业高层,还是中山古镇博林灯饰有限公司销售经理潘炫廷这样的中型企业骨干,乃至环宇制衣老板这样的小企业主,都普遍反映招工难。

  记者从广东省外经委得到的情况是,2011年年初以来,外贸企业劳工短缺和劳动力成本上升同时存在,78.7%的企业反映不同程度缺工。

  “即使经济好转了,许多企业会需要人,短时间没法招到工人,内地外出打工的人越来越少。”昆山有胜电子有限公司管理部科长刘霞既有对经济好转的憧憬,又有对招工难的担忧。

  苏州威林货架制造有限公司总经理孙旻告诉记者:“在提高工资的情况下,人手也不够,工人越来越难招。”

  效益尚佳的苏州市东锦服饰有限公司、苏州东瑞纺织有限公司总经理干小舟则提出,在苏州丝织业领域存在人力资源搭配失衡问题,一方面员工工资在增加,另一方面却招不到工人;企业要么有人没活,要么有活没人。“现在不敢接长单,价格定下来,人员能否找到?明年工资增加,就可能会亏损,不确定因素太多。”干小舟说。

  “金融危机以来,招工更难,因此将原有的两班工作制变为三班制。”戚务勃介绍,青岛恒裕地毯公司80%是外地职工,大部分来自山东中西部地区。由于地毯产品的特殊性,绝大部分是女工。一般工作两三年就回家结婚了,或回家乡的新建企业工作,这就导致熟练工人极度缺乏。

  普通工人用工难是一方面,而对一些需要手艺和一定技术的岗位来说,合格的熟练工人数量更是越来越少,面临着近似后继无人的困局。

  “我们对行业技术有要求,在工作中培训,需要至少三个月才能成为较合格的工人。技术过硬的工人难招,也难留啊!”孙旻略带无奈地说。广东省中山丝绸进出口集团公司总经理关天计表示,尤其是熟练工人要靠不低于4000元的月工资才能留住。昆山力波超声波设备有限公司(台资)业务专员胡荣俊表示,为留住熟练技术型工人,已将他们的报酬提到了每月5000元以上。

  “而作为传统技艺型的苏州熟练丝织业工人手艺面临断代,年轻人没耐心学传统技术,老工人年龄大了不愿出来做;而通过企业来培养周期长、投资大的技术工人是不现实的。”干小舟说。

  优秀技术工人的稀缺和断代,对苏州高级丝绸织品的未来生存构成了较大威胁。干小舟介绍,目前国际知名的奢侈品牌的丝绸类围巾,为保证工艺和质量,不少是在苏州指定如东瑞纺织这样通过欧洲管理标准的公司和苏州当地熟练丝织业工人生产的。苏州丝织业高级技术工人的逐渐稀缺或将对中国丝织业的世界领先地位构成挑战。

  员工流动性大,干扰生产秩序

  本报记者调查发现,企业因不可预期的员工离职导致生产受干扰的状况普遍存在。据记者从广东省外经委得到的《广东省外经贸发展情况汇报》显示,企业员工流动性普遍达到7%—8%.如TCL王牌电器(惠州)有限公司的员工流动性甚至超过1/3,企业维持稳定生产的压力很大。

  先锋高科技(东莞)有限公司总务部部长邱丹宏对记者表示,工人干活积极性不高,且劳动力市场比较乱,他们会找一些社会人员来充数,这些人不好管理,也会增大员工的流动性。

  “只要员工流动率高了,就表明该涨工资了(否则留不住人)。面对工人流动性大,提高管理技巧十分必要。”关天计幽默中带着无奈。

  员工流动问题对于小型制衣厂这样的企业更加突出,“上午辞职,下午就到楼上(其他企业)上班了”,环宇制衣厂老板表示,当前工人自主权很大,请假必须要准,哪怕影响生产,否则难留住。

  为了应对严重的人员流动荒,一些企业将员工招聘改为常年招工,随时准备补充流失人员的岗位。孙旻和刘霞表示他们企业就不得已这样处理过。“通常三分之一的工人半年之内会走掉,一年会有一半的工人轮换。”孙旻说。

  许多企业主对记者表示,年底生产旺季工人提前回家和年后工人不回原企业导致的用工荒对企业影响尤大。“过完年后不来的情况比较多,流失占到了30%.年后因此需要补充工人,但非常不好找。”孙旻说。

  企业的应对策略

  面对用工方面的三大难题,各地企业希望政府在相关政策上予以调整。此外,不少企业经营者根据自身实际推出了各种应对策略,除了招工长期化、提高待遇外,还有其他方式。

  如青岛的奔泰电子机电设备有限公司和恒裕地毯有限公司,主要通过加强管理,提高效率来提高劳动力使用效益。青岛良木集团有限公司则通过注重员工培训和设备更新进行应对。

  “将产业转移到用工成本更加低廉的区域,仅将研发和销售及总部和高端人才留在当地。”深圳市科工贸信委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主管官员表示,从目前来看,转移的区域一是内陆经济相对落后的省区,另外则是东南亚、南亚等劳动力成本更加低廉的国家。

  “我们能做的只有加大优势做开发,样式设计好了后,把制作加工的某个环节外包出去。接单后,发包周边小企业,如果周边做不下去就转内地找生产基地。”干小舟的企业一边转变经营模式,一边打算将部分生产转移内地。

  “生产转移是个复杂的问题,地理、人文环境、当地政策要长远考虑,而在东莞具有产品供应配套优势,这个网络很健全。”亚南电子(东莞)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崔圣柱的担心不是没有道理。

  赵幸芳表示,由于内陆省份近两年用工成本急剧攀升,实际上已没有太大比较优势,未来如果不得已进行产业转移,那可能将转移到国外。

  高振武、关天计以及广州美亚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沈亨将等一些大企业集团的老总都对本报记者表达了与赵幸芳类似的观点。

  关天计说,中国纺织业的优势在于生产周期短、配套完善。高振武认为,我们从价格上很难跟越南、柬埔寨、印度等国竞争。邱丹宏表示,总部好像有考虑把一些低端产品往越南、缅甸一带转移。而沈亨将的企业注重加强对员工的教育和引导,以增强彼此的信任和员工对企业的责任心。

  一些有实力的大企业,如三希科技集团、美亚股份有限公司、先锋高科技(东莞)有限公司,以及中山富兴集团富兴科技照明、东莞市安德丰电池有限公司等内资企业,均表示将加快技术升级转型和产品研发。

  而接受采访的中小企业大多表示没有实力进行转型升级。 

第一资源活动&会展
薪酬训练营
调研报告下载
微信公众平台

如何添加“第一资源”微信公众平台?

1、二维码扫描:可在手机上登录微信选择“添加朋友”=》扫一扫,将摄像头对准二维码图片约2~3秒、即可识别并加载微信的基本资料,添加好友;

2、按号码查找:通过输入“微信公众账号/微信号”查找添加好友;
微信公众账号:第一资源
微信号:tophr-China

卓越人力资源服务解决方案
SAP中国 ADP
北森 中智咨询
怡赛 爱康国宾
肯耐珂萨 关爱通
MERCER 科锐国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