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登录],新用户?[免费注册]
最新共享 
主页 > 新闻
工资持续上涨,使“中国制造”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2011-6-3  字体  浏览量:

  近年来制造业工人工资的快速上涨,正逐渐改变30年来中国经济赖以高速增长的基础——大量廉价劳动力。相对资源禀赋的变化,在带来转型阵痛的同时,也尖锐地提出一个无可回避的问题:中国作为"世界工厂"的地位还能维持多久?

  "我没那么悲观,低端的劳动力密集型企业有可能转移,但转移的速度和力度都可能比大家想象得小。"花旗银行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沈明高告诉财新《新世纪》记者。

  在工资水平逐步抬升过程中,中国经济能否继续保持强劲的活力,制造业能否继续保持在全球的竞争力和吸引力,关键有二,一是劳动生产率提高能否同步甚至快于工资增速,二是制造业能否从产业链的低端上升至中高端。这一连串问题的解答,也关系到中国能否实现"十二五"期间经济增长和居民收入增速同步的目标。

  告别低工资时代

  "非熟练工人的工资稳定了大概十年,这是不正常的"中国美国商会会长孟克文告诉财新《新世纪》记者,非熟练工人的工资稳定了大概十年,这是不正常的。

  本轮工资上涨中,非熟练工人工资涨幅更大,与熟练工人的工资差距逐步缩小。沈明高认为,在工资上涨的开始几年,补偿性上涨肯定会出现,而且势头会比较猛。

  这一势头可以从农村居民工资性收入的高速增长中看出。今年一季度,农民工资性收入在去年增长17.9%的基础上,继续提速,增长18.9%。

  生活用品以及服务消费价格上涨,也需要工人工资相应提高。"生活物资涨得厉害,工人让我去超市绕一圈再谈工资。"Lovely Creations的陈小姐说。

  "十二五"期间,中国政府提出了"双同步"的目标,即居民收入增速和经济增长同步,劳动者报酬增速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

  世界银行的数据显示,这意味着到2015年,在中国的用人单位需要为新增劳动力成本再支付1.5万亿美元(约合9.8万亿元人民币),工资持续增长将使劳动力成本占GDP的比重增加1倍,从目前的15%提高到2015年的30%。

  人口红利消失中

  其实,人口老龄化的速度比预期的还要快。截至2010年11月1日零点,0岁-14岁人口占16.60%,比2000年人口普查下降6.29个百分点;60岁及以上人口占13.26%,比2000年上升2.93个百分点,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占8.87%,比2000年上升1.91个百分点。

  然而,未来几年,局面将发生逆转。最新的人口结构数据显示,中国的总人口抚养比为34%,少儿抚养比为22.3%,老年抚养比为11.9%。而此前联合国的预测是,到2015年中国少儿抚养比为27%,老年抚养比为13%。可以看出,中国的少儿抚养比下降速度早已明显地快于联合国的预测。

  华泰联合证券宏观分析师陈勇认为,这意味着,单位劳动年龄人口所创造的生产力需要不断提高,才能弥补人口年龄结构变化所隐含的损失。

  劳动力供需趋紧、工资成本上升,将是中国的长期趋势。企业已经感受到招工难和工资上涨相互缠绕的冲击。《美国企业在中国》白皮书称,从领导人才到项目管理者再到熟练技术工人,中国的短缺程度与亚洲其他主要国家相比要更为严重,已经对中国吸引新投资以及在华企业的业务扩张形成阻碍。

  离开中国吗?

  劳动力成本只是企业决定在哪里设生产基地的多个因素之一,此外,基础设施、监管、税收、劳动力市场灵活性、上下游产业链的完整性,都非常重要

  随着人口红利逐渐消失,中国将不再是富有吸引力的制造业基地吗?

  不过,沈明高与之看法不同,他称,2008年中国制造业劳动力成本仅为美国的8%,即便每年以15%的速度增长,达到美国的水平也需要较长时间。

  在中国外贸企业中占比相当高的港资、台资企业,更多地把目光投向东南亚国家。去年6月,富士康国际董事长兼行政总裁陈伟良称,在考虑将部分厂房搬到内地北部的同时,也考虑搬往印度和越南。

  东南亚的真实情况如何呢?

  越南、柬埔寨、印尼等国的劳动力更便宜。国际劳工组织统计显示,从购买力平价看,越南工人工资是85美元/月,印尼是148美元/月。柬埔寨服装制造商协会(GMAC)规定,2010年10月1日至2014年,柬埔寨纺织、服装和制鞋企业的最低月工资为61美元。

  按照当前汇率算,深圳最低月工资折合约190美元,企业实际需要支付的工资则会超过350美元。

  由于数据的局限性,关于中国和东南亚国家工资成本的比较并不十分严谨。但基本可以看出,仅就薪资水平看,东南亚部分国家比中国更有优势。

  不过,渣打银行中国经济学家王志浩强调,劳动力成本只是企业决定在哪里设生产基地的多个因素之一,此外,基础设施、监管、税收、劳动力市场灵活性、上下游产业链的完整性,都非常重要。

  王志浩告诉财新《新世纪》记者,考虑离开中国的主要是纺织企业,以及一家制鞋企业。

  中西部缓冲带

  不能只看东部沿海和中西部的名义工资差异,还要比较劳动生产率高低,再考虑交易成本、流通成本,去中西部并非所有企业的优选

  东南亚国家各有优劣势,但短期内尚不至于引致中国东南沿海企业大规模外迁。

  更多的企业选择迁到中西部,而不是离开中国。渣打银行调查的9家上海周边的台资企业中,有8家企业打算在中国境内建立多元化生产基地。

  目前看来,原材料来自中西部、或者产品在中西部有销售的企业,转移到中西部生产的意愿更强。

  对于原料和市场两头在外的企业,则需仔细斟酌。不过,沈明高提醒企业,不能只看东部沿海和中西部的名义工资差异,还要比较劳动生产率高低,再考虑交易成本、流通成本,去中西部并非所有企业的优选。

  中国制造如何转

  人口红利在消失,但国民收入和需求也在上升。主动地进行创新和产业升级,还是被动地进行转移,中国的制造业企业面临艰难抉择。

  多位分析人士认为,尽管人口红利正在逐步消失,未来数年,中国制造业的优势仍将保持。"重要原因之一是,中国有大国优势,产业链非常长,这是东南亚国家难以比拟的。"沈明高称。

  中国美国商会会长孟克文认为,部分依赖低劳动力成本的企业会转移出去,但其他领域很难,如笔记本电脑生产商,这个行业劳动力成本所占比重很少,且非常依赖中国的供应链。

  此外,中国还有庞大的国内消费市场。陆挺说,内需市场是很多企业留在中国的主要原因,即使是原来做外需的企业,也可以转向内需,越南或柬埔寨的内需则要少得多,之后再想回到中国也不容易。

  波士顿咨询公司的报告也认为,尽管在美国销售的企业会减少在中国的投资,但中国仍然是较大而且重要的制造业基地,因为供给中国国内市场的投资仍将继续。

  《美国企业在中国》白皮书显示,接受调查的350家企业中,有61%的企业是在中国生产、采购,并供应中国市场,仅供应美国市场的企业占10%,供应中国和美国以外市场的占8%。

  目前,中国制造业投资仍继续增长。对于很多企业,中国仍是非常有吸引力的投资环境。2010年,为耐克、阿迪达斯等品牌代工的香港裕元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在中国增加了15条生产线。今年,台湾胜华科技有限公司在东莞松山的新工厂正在建设中。

  人口结构的趋势性变化,虽然短期内不致对中国带来致命冲击,但已是变化的开端。春江水暖鸭先知,中国制造业正着手加快产业转型升级,为保持竞争力赢得时间。

  部分企业已经主动向产业链高端攀升。台湾Lovely Creations玩具公司短期内并不打算去东南亚和中西部新设工厂,但会"稍微调整产品方向",多做稍微高档、特殊的、专利授权的产品。

  机器设备进口和投资的新趋势,是人口结构变化倒逼制造业升级的佐证。2010 年下半年开始,中国机床设备进口井喷式上升,超过美国成为日本海外机床订单的第一大来源国;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也从前期的不到30%上升至35%。

  兴业证券分析师卢燕津认为,"劳动力成本上升"和"制造业投资加速"并存,表明中国也正在经历韩国20世纪80 年代末,人口拐点倒逼制造业升级的阶段。1986年至1990年,韩国机械设备进口增速出现了台阶式的上升,同期,设备购置在整体固定资本形成中的比重也显著上升。

  沈明高认为,提高劳动生产率对于中国非常关键,"提高不了,企业就会走。"他测算,过去10年,中国制造业劳动生产率每年大概提高10%,如果考虑CPI年增长4%,那么企业可以承受约14%的名义工资上升。

第一资源活动&会展
薪酬训练营
调研报告下载
微信公众平台

如何添加“第一资源”微信公众平台?

1、二维码扫描:可在手机上登录微信选择“添加朋友”=》扫一扫,将摄像头对准二维码图片约2~3秒、即可识别并加载微信的基本资料,添加好友;

2、按号码查找:通过输入“微信公众账号/微信号”查找添加好友;
微信公众账号:第一资源
微信号:tophr-China

卓越人力资源服务解决方案
SAP中国 ADP
北森 中智咨询
怡赛 爱康国宾
肯耐珂萨 关爱通
MERCER 科锐国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