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登录],新用户?[免费注册]
最新共享 
主页 > 新闻
期望月薪“猛涨”究竟说明啥
2011-5-27  字体  浏览量:

  北京青年压力管理服务中心昨日发布《2011中国大学生就业压力调查报告》。报告称,2011年的大学生就业压力总体上趋于缓和。同时,2011年大学生就业呈现出新的特点———期望月薪猛涨,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的期望月薪都增加了一倍左右。(《北京晨报》5月25日)

  实话实说,本科生的期望月薪从2010年的2500元涨到4500元,博士生则从4500-5000元涨到9000-10000元,毕业生期望月薪在短短的一年之内翻番式的上涨,称之为突飞猛进,的确毫不夸张。既然毕业生的期望值普遍看涨,得出“就业压力趋于缓和”的结论,便毫无争议。假如就业压力依旧十分沉重,毕业生仍然供大于求,连能不能就业都成问题,对于薪资待遇的过高期望,当然只是一厢情愿。

  不过,假如仅仅因为本硕博们的期望月薪都纷纷猛涨了一倍,便得出“就业压力缓和”的结论来,看似符合逻辑,实则仍显草率,至少也是过早乐观了。事实上,有期望固然聊胜于无,至少,有了努力的方向,也才可能有梦想成真的机会,但是,假如因此便真的把期望等同于现实,甚至把“期望月薪”当作“实际薪情”,显然还为时过早。更何况,在现实中“希望越大,失望越大”的悲剧发生的概率并不小,增加了一倍左右的“期望月薪”是否真的能够梦想成真,自然也就仍需拭目以待。

  此外,即便市场真的让毕业生的期望如愿以偿,恐怕仍然不能乐观地得出“起薪上涨,就业缓和”的结论来。真实的情形是,之所以毕业生普遍期望月薪上涨,更多还是通胀压力在起薪收入上的反应。既然本轮通胀更多体现于食品、日用品以及房租价格的较快上涨,基本生活成本的迅速提升无疑会对刚刚走入社会的毕业生构成较大的经济压力,这个时候,期望月薪上涨当在情理之中。而最终毕业生与市场达成的起薪,即便真的有较大涨幅,是不是能够涵盖一年来的通胀率,是否能保持去年毕业生薪酬的实际购买力,也同样不容过早得出结论。

  “用工荒”以及由此而导致的劳动力价格的上涨,是否能惠及大学毕业生群体,最终还是要看相应人才资源市场的供需比,更与整体经济的大趋势息息相关。在彻底调研清楚这些问题之前,以“期望月薪猛涨”作为“就业压力缓和”的判断依据,恐怕难免误判,甚至极有可能形成误导。

第一资源活动&会展
薪酬训练营
调研报告下载
微信公众平台

如何添加“第一资源”微信公众平台?

1、二维码扫描:可在手机上登录微信选择“添加朋友”=》扫一扫,将摄像头对准二维码图片约2~3秒、即可识别并加载微信的基本资料,添加好友;

2、按号码查找:通过输入“微信公众账号/微信号”查找添加好友;
微信公众账号:第一资源
微信号:tophr-China

卓越人力资源服务解决方案
SAP中国 ADP
北森 中智咨询
怡赛 爱康国宾
肯耐珂萨 关爱通
MERCER 科锐国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