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登录],新用户?[免费注册]
最新共享 
主页 > 新闻
个税调整征求意见破人大纪录
2011-5-27  字体  浏览量:

  此次个税法修正案草案究竟合理与否,专家称,纳税人认可不认可是最终的检验标准。

  231639,截至5月26日19时30分,《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修正案(草案)》已提意见数,刷新了全国人大法律草案征求意见管理系统单项立法的征集意见纪录。

  个税法修正案(草案)的意见征求已近尾声,将于本月31日结束。从全国人大的立法工作者到财税部门的专业人士,从专家学者到普通百姓,各方意见多如潮涌,共同关注此次个税改革。

  此次个税法修正案(草案)拟将工资薪金所得减除费用标准由2000元/月提高到3000元/月,拟将现行工薪所得9级超额累进税率修改为7级,取消了15%和40%两档税率,扩大了5%和10%两个低档税率的适用范围。

  个税调整出发点是减税

  提高工薪所得减除费用标准与调整工薪所得税率结构联动,除了简化和完善税制外,更重要的是使绝大多数工薪所得纳税人能享受因提高减除费用标准和调整税率结构带来的双重税收优惠,使高收入者适当增加一些税负。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副所长刘尚希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这次调整的目的应该说是更多地从减税的角度来考虑问题。经测算,与2010年相比,提高工资薪金所得减除费用标准,约减少个人所得税收入990亿元;调整工薪所得税率级次级距,减收约100亿元;调整生产经营所得税率级距,减收约110亿元,合计全年约减少财政收入1200亿元。记者在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修正案(草案)》的说明中查阅到的这些数字印证了此次个税调整的减税力度。

  基于此,“这次个人所得税的修正草案应当说是一个进步”,刘尚希肯定了这次个税法修正草案的出台。

  对富人征收力度偏小

  “简陋、脱节,一个没有经过仔细思考的,甚至于没有经过基本思考的一个税制。”清华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李稻葵近日在接受央视《经济半小时》采访时对此次个税修正案(草案)的评价甚为犀利。

  “我们仅仅在细节方面去追求它,去改进它,能解决问题吗?解决不了问题。”李稻葵坚持认为在新兴市场国家、发展中国家通过个人所得税来调节收入是一种空想。

  《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第二条规定,除工资、薪金所得,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等个人所得外,利息、股息、红利所得,财产租赁所得,财产转让所得,偶然所得也应纳个人所得税。

  但是目前我国对后一部分的个人所得征收的很少,这使得个税征收范围过窄,对高收入者的收入难以严格征缴。

  五花八门的个税转换可以将高税率的收入种类操作成相应低税率的收入种类。例如对于企业高管来说,把工薪收入转换为其他收入就能获得较低的税率。

  某知名会计师事务所税务师卢鹏飞告诉本报记者,劳动报酬的实际税负远低于工资薪金所得的税负,只要报酬达到一定额度,选择劳务报酬就是有利的。

  这样看来,很多高收入人群会有很多办法应对高税率,而中低收入者则因为没有避税的能力和手段而一五一十地承担了相应的税额。

  “许多没有任何保障的外来工,他们的工资拿在手上就是一切,啥地方都要钱。那些公务员,国企员工们灰色或阳光收入高于正常工资额,那些几千万的富人、几亿的牛人更不用说了,但这些人反而交的税少。”卢鹏飞对记者表达了他对个税改革的看法。

  在这23万条意见中,有相当部分认为,当前的个税税制缴纳方式,很难覆盖非工资性收入,没有充分起到调节分配收入的作用,富人实际上没有被个税纳入调节范围。

  也有相关人士坦言,由于个税的边际税率达到了45%,很多高收入人群以各种各样的手段避税,个人所得税无法覆盖真正应该覆盖的范围,目前的个税方案对于调节高收入群体的收入仍显得力不从心。

  目前采用的分类征收办法造成了收入来源单一的纳税人缴税相对较多,而收入来源多元化的高收入阶层缴税相对较少的不公平现象,个人所得税的调节作用无法有效发挥。

  全国政协常委、复旦大学教授葛剑雄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征税实际上是二次分配,而二次分配的意义就是让富人多承担,中间的人少承担,穷人不承担。应当多借鉴国外较科学的调整办法,国际上大多数国家都采用综合税制或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税制。

  “纳税人认可不认可是最终的检验标准”

  个税法修改的最终目标是更好地运用税收杠杆调节收入分配,并且通过公共收入的分配更多地去扶持低端,进行一次再分配,更好地实现社会公平。

  刘尚希认为,任何改革都是渐进的,如果要一步到位,恐怕操作起来难度很大。在没有实践经验的情况下,完全换一套新的来操作可能适得其反,可能设计、动机和目标很好,但很难做到,如果做不到,效果可能就走向了反面。在我国,个税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无论是以家庭为纳税单位,还是实行平税制,或是将个税征收根据国家CPI的变化不断调整,这些制度设计都需要考虑我国社会基础的实际情况。目前我们仍是要创造条件走向分类与综合相结合,而不能总是分类。

  至于此次个税法修正案草案究竟合理与否,刘尚希说:“如果说要有一个检验的标准的话,那不是学术上的,也不是技术上的,而是广大的纳税人认可不认可,这是最终的检验标准”。

第一资源活动&会展
薪酬训练营
调研报告下载
微信公众平台

如何添加“第一资源”微信公众平台?

1、二维码扫描:可在手机上登录微信选择“添加朋友”=》扫一扫,将摄像头对准二维码图片约2~3秒、即可识别并加载微信的基本资料,添加好友;

2、按号码查找:通过输入“微信公众账号/微信号”查找添加好友;
微信公众账号:第一资源
微信号:tophr-China

卓越人力资源服务解决方案
SAP中国 ADP
北森 中智咨询
怡赛 爱康国宾
肯耐珂萨 关爱通
MERCER 科锐国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