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9月1日上海讯 -- 日前,2010年中国大学生职业倾向调查的数据结果陆续出台。该调研由新华社《环球》杂志主办,Universum优兴咨询提供咨询支持,配合Universum在全球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同类型调研活动,于每年3-5月在中国内地进行问卷收集。2010年度,该项目选取全国名列前茅的89所高校大学生作为主要研究样本,得到一系列可喜的成果与新发现。
  在该项调研2009年公布的数据结果中,我们已明显看出,外企在中国大学生中的整体受欢迎程度日益衰落。这种趋势从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不出意外地在中国所有求职者内心上演着,大学生们作为较年轻又相对集中的一个群体,更容易随着外界舆论的风向迅速修改自己的未来蓝图。以商科学生为例,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从06年起的走向(见表一):08-09年度不仅是所有外企商业战场上的滑铁卢,人才方面也不例外。
  表一:2006-2010年度商科学生理想公司榜单前十名(标*为外企) 
    
        
            | 排名 | 
            2006商科 | 
            2007商科 | 
            2008商科 | 
            2009商科 | 
            2010商科 | 
        
        
            | 1 | 
            宝洁* | 
            宝洁* | 
            宝洁* | 
            中国银行 | 
            中国银行 | 
        
        
            | 2 | 
            麦肯锡* | 
            中国移动 | 
            中国移动 | 
            中国移动 | 
            中国移动 | 
        
        
            | 3 | 
            花旗银行* | 
            花旗银行* | 
            花旗银行* | 
            宝洁* | 
            宝洁* | 
        
        
            | 4 | 
            汇丰银行* | 
            汇丰银行* | 
            中国银行 | 
            中国国家开发银行 | 
            中金 | 
        
        
            | 5 | 
            中国移动 | 
            麦肯锡* | 
            麦肯锡* | 
            工商银行 | 
            工商银行 | 
        
        
            | 6 | 
            中国银行 | 
            摩根士丹利* | 
            汇丰银行* | 
            中金 | 
            汇丰银行* | 
        
        
            | 7 | 
            普华永道* | 
            中国银行 | 
            摩根士丹利* | 
            麦肯锡* | 
            中国国家开发银行 | 
        
        
            | 8 | 
            毕马威* | 
            普华永道* | 
            渣打银行* | 
            招商银行 | 
            花旗银行* | 
        
        
            | 9 | 
            摩根士丹利* | 
            渣打银行* | 
            波士顿咨询* | 
            汇丰银行* | 
            招商银行 | 
        
        
            | 10 | 
            波士顿咨询* | 
            工商银行 | 
            普华永道* | 
            波士顿咨询* | 
            国家电网 | 
        
        
            | 外企 | 
            8 | 
            7 | 
            8 | 
            4 | 
            3 | 
        
    
 
  很明显,在2006年的外企”火爆”年代,排名前十的公司中充斥着各种跨国巨头:快消(宝洁)、咨询(麦肯锡/波士顿咨询),四大(普华永道/毕马威)和金融(花旗银行/汇丰银行/摩根士丹利)齐头并进。到了2010年度,只剩下寥寥两家外资银行,以及快消龙头宝洁公司。我们不由得感慨宝洁在校园招聘和雇主品牌建立的领域长期有效的投入,使其成为各个时期所有在华外企在人才战略方面的表率与成功案例。
  就今年商科学生进行更细化地分析,按照他们的学历和成绩将样本分类,得到一系列榜单(见表二)。我们看到,商科背景的本科生相对研究生更青睐外企,而本科生中的成绩优异者尤其如此,前20名的理想公司中外企超过半数。而商科的研究生则整体呈现央企一边倒的态势,倒是一直以精英文化著称的麦肯锡在研究生优异群体中稍显特色。
  表二:2010年度商科学生各群体理想公司榜单前二十名(标*为外企)  
    
        
            | 排名 | 
            2010商科全体 | 
            2010商科本科 | 
            2010商科研究生 | 
            2010商科优异本科生 | 
            2010商科优异研究生 | 
        
        
            | 1 | 
            中国银行 | 
            中国银行 | 
            中国银行 | 
            中国银行 | 
            中国国家开发银行 | 
        
        
            | 2 | 
            中国移动 | 
            宝洁* | 
            中国国家开发银行 | 
            宝洁* | 
            中国银行 | 
        
        
            | 3 | 
            宝洁* | 
            中国移动 | 
            中金 | 
            中国移动 | 
            中金 | 
        
        
            | 4 | 
            中金 | 
            汇丰银行* | 
            中国移动 | 
            汇丰银行* | 
            中国移动 | 
        
        
            | 5 | 
            工商银行 | 
            工商银行 | 
            国家电网 | 
            花旗银行* | 
            工商银行 | 
        
        
            | 6 | 
            汇丰银行* | 
            花旗银行* | 
            工商银行 | 
            工商银行 | 
            国家电网 | 
        
        
            | 7 | 
            中国国家开发银行 | 
            中金 | 
            招商银行 | 
            中金 | 
            招商银行 | 
        
        
            | 8 | 
            花旗银行* | 
            招商银行 | 
            建设银行 | 
            普华永道* | 
            麦肯锡* | 
        
        
            | 9 | 
            招商银行 | 
            普华永道* | 
            宝洁* | 
            中国国家开发银行 | 
            宝洁* | 
        
        
            | 10 | 
            国家电网 | 
            中国国家开发银行 | 
            汇丰银行* | 
            招商银行 | 
            建设银行 | 
        
        
            | 11 | 
            建设银行 | 
            建设银行 | 
            麦肯锡* | 
            国家电网 | 
            汇丰银行* | 
        
        
            | 12 | 
            普华永道* | 
            国家电网 | 
            中石油 | 
            毕马威* | 
            花旗银行* | 
        
        
            | 13 | 
            麦肯锡* | 
            毕马威* | 
            中信集团 | 
            麦肯锡* | 
            中石油 | 
        
        
            | 14 | 
            中石油 | 
            麦肯锡* | 
            花旗银行* | 
            建设银行 | 
            摩根士丹利* | 
        
        
            | 15 | 
            毕马威* | 
            苹果* | 
            中石化 | 
            摩根士丹利* | 
            波士顿咨询* | 
        
        
            | 16 | 
            苹果* | 
            谷歌* | 
            波士顿咨询* | 
            渣打银行* | 
            中信集团 | 
        
        
            | 17 | 
            谷歌* | 
            渣打银行* | 
            农业银行 | 
            德勤* | 
            农业银行 | 
        
        
            | 18 | 
            摩根士丹利* | 
            摩根士丹利* | 
            摩根士丹利* | 
            谷歌* | 
            中石化 | 
        
        
            | 19 | 
            阿里巴巴 | 
            中石油 | 
            普华永道* | 
            苹果* | 
            普华永道* | 
        
        
            | 20 | 
            渣打银行* | 
            阿里巴巴 | 
            万科 | 
            中石油 | 
            高盛高华* | 
        
        
            | 外企 | 
            10 | 
            10 | 
            7 | 
            11 | 
            8 | 
        
    
 
  注:1,本次调研以本科为最低学历标准,因此未能给出专科学生的数据比较,95%以上数据来自89所既定目标院校。
  2,优异学生即选取了样本中自信成绩排在前20%的学生。
  观察中国的工科学生榜单(见表三),近年来他们以IT/通信行业、能源/化工行业和机械/制造行业为主要发展领域。在中国科技兴国的大战略背景下,诸多央企在市场占有率和人才吸引力方面都展现出惊人迅猛的势头,除了中国移动这支”常胜将军”之外,外企在人才市场上的竞争对手从06年的华为/海尔两家民企逐年演变成浩浩荡荡的”国字大军”。
  在这场血雨腥风的”国-民-外”企业人才混战中,表现最为突出的外企当属谷歌,一脚踩IBM,一脚踏微软,直到2009年,眼看就要威胁到中国移动的至尊宝座。然而2010年春季的谷歌动荡,在整个舆论界掀起了轩然大波,一时间外企在华发展局势变得不清晰,长年以精英文化著称的谷歌立刻在人才战略方面成为各大媒体的众矢之的。伴随着互联网成长起来的这一代大学生,也立刻在择业蓝图上进行了重新布局,而本次调研恰好在2010年3-5月进行,如同一只秒表,及时地测试出学生们对此类事件的反应速度。
  目前工科学生的理想雇主前十名布局是:
  通信行业,三家:中国移动(1)、华为(7)、中国电信(8)--华为是前十榜单里唯一的民企,并且他们在全球的发展趋势和人才吸引力不可小觑。
  能源行业,四家:国家电网(2)、广东核电气团(3)、中石油(4)、中石化(6)--能源行业在任何一个国家都不会轻易放手给外来的公司,而经济动荡的局势更加凸显出能源行业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性。
  汽车行业,一家:中国一汽(8)--汽车在中国本土是一个相对特殊的行业,一方面企业多以合资形式出现,另一方面产品品牌与企业品牌往往相互分离,学生对车和公司的认识总是模棱两可。
  IT行业,两家:谷歌(5)、微软(10)--无论如何,外企在IT业还是独占鳌头的,但,仍需努力。
  表三:2006-2010年度工科学生理想公司榜单前十名(标*为外企)  
    
        
            | 排名 | 
            2006工科 | 
            2007工科 | 
            2008工科 | 
            2009工科 | 
            2010工科 | 
        
        
            | 1 | 
            IBM* | 
            中国移动 | 
            中国移动 | 
            中国移动 | 
            中国移动 | 
        
        
            | 2 | 
            中国移动 | 
            IBM* | 
            谷歌* | 
            谷歌* | 
            国家电网 | 
        
        
            | 3 | 
            微软* | 
            谷歌* | 
            宝洁* | 
            国家电网 | 
            广东核电集团 | 
        
        
            | 4 | 
            谷歌* | 
            微软* | 
            IBM* | 
            宝洁* | 
            中石油 | 
        
        
            | 5 | 
            宝洁* | 
            宝洁* | 
            微软* | 
            华为 | 
            谷歌* | 
        
        
            | 6 | 
            华为 | 
            华为 | 
            中石油 | 
            微软* | 
            中石化 | 
        
        
            | 7 | 
            英特尔* | 
            中国电信 | 
            华为 | 
            广东核电集团 | 
            华为 | 
        
        
            | 8 | 
            西门子* | 
            诺基亚* | 
            通用电气* | 
            中石油 | 
            中国电信 | 
        
        
            | 9 | 
            诺基亚* | 
            中石化 | 
            百度 | 
            中国电信 | 
            中国一汽 | 
        
        
            | 10 | 
            海尔 | 
            中石油 | 
            中国电信 | 
            通用电气* | 
            微软* | 
        
        
            | 外企 | 
            7 | 
            5 | 
            5 | 
            4 | 
            2 | 
        
    
 
  2010年七月底,谷歌重新放出在华大规模招聘的信息,”在广受关注的谷歌中国网站ICP牌照问题上,7月9日,谷歌宣布中国政府续延了其网站的互联网运营许可证。这意味着谷歌可以继续为内地用户提供搜索与其他产品的服务。”对中国所有IT/互联网行业的众多高端人才来说,这无疑是重塑信心的一支强心针,而大学生们是否会以同样的速度对不断动荡的雇主市场做出相应的反应?Universum联合《环球》杂志将于2010年底再一次向社会各界关心大学生职业选择动向的有识之士们揭示年轻人的心路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