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低油价痛恨到咬牙切齿的不仅是国内油服公司,国际油气、油服巨头从去年就开启了“过冬”模式,纷纷削减开支并大幅裁员。
埃克森美孚、雪佛龙、BP、壳牌、道达尔等石油巨头进一步收缩上游勘探开采的投资,并进一步剥离非核心资产,砍掉一切可以砍掉的开支。例如,壳牌2015 年投资规模将低于去年,未来3 年将削减投资150 亿美元;BP今年的资本支出将从此前预计的240-260 亿美元大幅削减至约200 亿美元,大幅削减了40-60亿美元。
基于“唇亡齿寒”的逻辑,在石油巨头都纷纷勒紧裤腰带的情况下,产业高度依赖石油上游的油服公司们也被迫“降本裁员”。截至2014年底,国际四大油服巨头斯伦贝谢、哈里伯顿、贝克休斯和威德福,开始纷纷裁员自保。截至2015年3月,斯伦贝谢已裁员9000人,贝克休斯裁员7000人,哈里伯顿裁员6400人,威德福裁员8000人。
准备继续过冬
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13日发布的月报给油服公司们带来了利好与希望。欧佩克将2015年全球原油需求增幅上调10万桶,至128万桶/天。同时,欧佩克还将全球2016年对OPEC原油需求预估上调86万桶/天,至3007万桶/天。
欧佩克表示,随着中国和其他发展中国家的原油需求回升以及美国页岩油及其他地区原油供给放缓,2016年原油市场供求关系将更趋于平衡。
但对上述利好,国际原油市场似乎并不买单。国际油价小幅回升后又重现陷入下跌通道。
卓创资讯原油高级分析师朱春凯表示,尽管欧佩克对原油市场长期前景看好,“但目前原油市场的过剩,归根结底是在供给端,而不是需求端。供应增速超过需求增速才是问题的核心”。
“中国需求增速放缓,对国际原油市场的影响也不容小觑。目前中国石油对外依存度60%,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国内的油气生产也面临产能过剩、产品过剩等问题。”朱春凯预计,今年下半年,国际原油市场的环境不会比上半年有太大改观,供过于求的过剩局面将延续,油价也极有可能在低位震荡,很难大幅反弹。
“下半年油服行业还将迎来一次大洗牌。”朱春凯认为,下半年,油服公司将面临严峻的考验。那些资金少、规模小及技术落后的油服企业有可能在市场竞争中被淘汰。“油服公司最好早些做好下半年继续过冬的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