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尼终于要复苏了。索尼于4月30日发布业绩预期称,2015财年(截至2016年3月)的合并最终损益预计盈利1400亿日元(2014财年为亏损1259亿日元)。这将是索尼时隔3年转为盈利。尽管与日本其他大型家电及电子企业相比,索尼的业绩改善脚步仍较缓慢,但电视及个人电脑等电子业务的结构改革已有眉目,实现再增长的基础正逐步完善。如何在图像传感器等优势业务上确保稳定的盈利模式是索尼当前所面临的一大课题。
索尼副社长兼首席财务官(CFO)吉田宪一在记者会上针对索尼的现状表示,“虽然大规模裁员已经结束,但一半的业务就像病后初愈一样。”从首次出现无分红的2014财年,到2015财年中期(2015年4~9月)只有10日元的分红(全年预期尚未确定),可以说形象地反映了索尼的现状。
索尼曾经持续低迷的电子业务在本年度出现的戏剧性转变成为全公司“复苏到一半”的原动力。
在今年启动的第二个中期经营计划中,索尼主要提到了以下内容:
·进一步升级数码相机、Walkman高分辨率音频播放器等现有商品,打造让消费者更加感动的、令人期待的商品。
·在电子领域推出类型与以往不同的商品。
·继续开发音乐和游戏等一直以来开发的商品。
此外,在此次计划中得到强调的是,分拆电子相关业务。除了已分拆的电视、移动终端和游戏业务之外,还计划今年秋季分拆涉足Walkman等业务的影像和音响部门。
针对分拆相关业务的意图,平井社长列举了以下3点:
①希望减少组织的层级,使更加迅速的决策成为可能;
②通过分拆各项业务,推动基于长期观点的开发投资和人才培养;
③通过各项业务分别编制资产负债表,设定考虑到股东利益的数值目标,促使管理层明确结果责任。
索尼旗下有1300家子公司,相关企业100家以上,但索尼销售额的7成来自从总部分拆出去的这些企业。其意图似乎是,必须使旗下企业反应更加迅速,更灵活地采取行动,赋予各个公司权限,并以此提升收益。
但是,目前也存在“经营者责任将何去何从?”和“或将有助于高层规避责任”等质疑的声音,这一点不容否认。即使平井社长声称“正在朝着积极方向前进”,但外界看待索尼的目光依然严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