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券商行业肃杀,各大券商纷纷降薪裁员。然而,一片哀鸿遍野中,券商资管部门的日子却相对滋润。
“券商资管部门到处在挖人,团队内两人在一个下午内就接到数个猎头的‘挖角’电话。”北京一信托公司人士表示,“第一句是,年终奖发了吗?紧接的第二句则为:年终奖拿到手了,对某券商资管工作感兴趣吗?”
2012年,IPO发行始终停滞不前,券商资管业务的管理规模直线上升。截至年末,券商资管规模已突破了1.3万亿元。
然而在进入2013年后,其规模更出现了几何级的疯涨。截至2月20日,短短50日内已有119只券商集合理财产品被推向市场,达到2012全年发行总数的53.13%.
在广州一金融猎头看来,2013年券商资管人员的薪酬将延续两级分化的趋势。“且较以前几年表现得更极端,金字塔的顶端和底部会有更明显的变化。”
“出乎意料的是,去年不少券商资管从业人员的年终奖‘逆市增长’,上百万的年终奖亦不在少数。”她对记者直言,“毫不夸张地估计,资深从业者中,年终奖达7位数的占比可能有三分之一。”
凶猛挖角信托
无论从年终奖的多寡,抑或企业挖角的热情来看,去年业务规模大幅增长的券商资管,与经纪、投行等业务部门的情况可谓是大相径庭。
据一业内人士透露,2012年券商资管榜单的前三位分别为中信证券、国泰君安和宏源证券,其分别的资管规模为2508亿元、1981亿元和1654亿元。
中信证券一资管部门员工对记者表示,自去年10月18日定向资管新规正式出台,其所在部门便开始狂拼业务。
“自去年11月开始,我们部门每天的工作时间超过14个小时,周末基本上也没有休息时间。”他坦言,“为落实维护十几家银行的业务合作,部门团队共设计了几十种方案以供其选择和修改。”
伴随着券商资管业务的迅速膨胀,亦催生了不少岗位的空缺。资管方面有经验的从业者在市场上不断走俏。
从业五年的一中型券商的投资经理纪鹏(化名),在领取年终奖后正式向原企业递交辞职信,“老东家塑造品牌的意识偏弱,而品牌形象的缺失正是券商开展资管业务的大忌,这段时间要给自己换个老东家。”他笑称。
“早在过年前已有一波跳槽的高潮,而过年回来更甚。圈子内不少朋友频频接到猎头的征询电话。”平安证券[微博]一内部人士称。
而据记者统计,自2012年末到2013年初,券商发布的大部分招聘启示多与资产管理业务相关。其中,招聘要求中,产品设计、创新业务等字眼的出现频率最高。
自去年末开始,不少券商资管部门开始在同业内挖人,同时还将触角伸到了信托公司、基金公司。
“但总体而言,券商资管部门更倾于优先选择有信托、银行从业经验的从业者。”前述广州金融猎头对记者直言。
两极分化严重
尽管去年券商整体遭遇“严冬”,总体收入大幅下滑,但各部门员工的年终奖则与部门业绩紧密相连,其中资管部门的年终奖主要与管理规模、投资收益和级别挂钩。
而据前述广州金融猎头对记者透露,券商资管人员的薪酬在2013年将呈现更为明显的两极分化趋势。
并非所有券商资管从业者的年终奖能达到7位数。据华泰联合一内部员工表示,华泰资管的员工人均年终奖可能在10万元上下,当然具体奖金数额根据其分成、职位高低而会不同。
然而,在华南地区一小型券商人士看来,“我们机构券商资管业务才刚起步,年终奖仅为3个月的薪水。当然,这只是个别情况。”
据记者向多位受访者了解,也有不少券商资管员工获得20-40万的年终奖金。但同时亦有部分员工对记者表示,他们被告知,年终奖将延后至3-6月份期间发放。
“按照前年的惯例,预计今年的年终奖也会推迟发放。”一资管业内人士指出,“当然也有部分券商为冲刺上市而作了业绩留存,这亦是年终奖延后发放的原因之一。”
据深圳一中型券商资管人士表示,资管部门前两年大多发行大集合产品,但去年起业务重心则逐渐向小集合和定向转移。
他直言,“从去年的情况看,小集合和定向产品的收益还是比较理想的,预计部门内部平均年终奖金约较上年高出30%.”
“此外,资管部门的投资经理是旱涝保收的,即便抛开投资收益而言,其收取的管理费在去年市场极度低迷的大环境下尚算一笔可观的收入。”一红塔证券资管部门内部人士表示。
“总体而言,券商资管近半年来主要还停留在规模壮大的阶段,其议价能力并不强。”华林证券一知情人士对记者说,“但可预见的是,定向业务仍将继续几何级的膨胀速度,券商资管人员的薪酬待遇在未来两年内会有进一步的提升。”